2011年7月31日星期日

卖弄自由

上班路上见一景, 一只美丽的小鸟被关在笼里, 笼外一只很丑的小鸟在笼子上嘁嘁叫, 蹦蹦跳.

2011年7月30日星期六

铁路局轶事

火车追尾引起的惨祸对老比打击不可谓不大, 人总是特别关心跟自己有点关系的事情. 老比是在铁路局出生成长的.

不知您晓不晓得, 广州铁路局基本没有广州人, 以湖南人居多, 当然还有相当部分的上海人. 听惯了他们讲普通话, 所以, 有个湖南妹子冒充苏州人, 被老比揭穿了, 鄙视她不认祖籍. 从广州铁路局的人员结构, 看得出政府的用心良苦, 铁路运输, 国家大动脉也, 从外省调兵遣将, 防止跟地方势力勾结, 危害国家安全. 广州铁路局的大部分机关设在东山区, 东山区不但有有铁路局, 而且有广州军区, 还有很多省级的机构, 都挤在一块. 中山一路往东, 也就是过了广州起义烈士陵园的侧门, 不要说人, 连空气都跟广州市截然不同, 夏天的时候稍微凉快一点点, 坐在公共汽车上就能感觉得到. 老比喜欢东山区, 过了地界就有种不安的感觉, 这种不安常在梦里出现, 总是在越秀区海珠区迷路.

广州铁路局的人说普通话, 被广州人称为"捞松", 你们不会说广州的人, 别着急"捞松"广州话怎么念, 用普通话念出来, 就是那个发音. 更细致地, 说普通话的叔叔叫"捞头", 阿姨是"捞婆", 小子是"捞崽", 妹妹是"捞妹". 那时老比长得白, 而且说很标准的普通话, 跟广州人区别很大, 被比舅舅称为"捞妹". 铁路局的人跟广州人区别非常大, 没有广州人那种小市民气质; 学校更不得了, 校风之严格, 直到今日, 老比四十多了, 跟小一辈人说起中学的大名, 小的们依旧肃然起敬. 铁路局实行的是半军事化的管理, 从小到老都很认真细致.

广州铁路局是住房的富户, 基本上人人有宿舍, 而且面积不小, 后来当然知道是钱的问题, 国家垄断的交通, 不赚钱是没有的事. 那时老比家门前有一条铁路, 恰恰那里是个转弯的路段, 火车经过时总拉汽笛, 天摇地动, 每天晚上在汽笛声中沉沉睡去, 第二天早上六点整在大军区的起床号中醒来, 当时很满足这样的作息, 现在回忆起来, 更满足了.

既然是铁路, 那么总有机会出点事情, 老比要说的是车祸. 小时候生病住院, 一天护士召集我们所有小病号, 帮忙从一筐筐的烧焦的枸杞中挑出好的来. 看来是车皮着了火. 还有一次, 是比外婆说的, 那时老比很小, 就病危了, 比外公本来要乘火车回湖南的, 因此事被耽搁; 那次的火车翻了车, 本来跟比外公同去的那位因此身亡, 如果比外公也在火车上, 谁知道是怎么样! 老比自己亲眼见过两次, 都发生在家门口的那段拐弯的铁路上, 想横过铁轨, 跟飞驰的火车比速度, 当场魂飞魄散. 后来那段铁路, 改革开放后搬到别处去了.

离开那里二十年了. 铁路发展固是一日千里, 但是仿佛信号没发展. 时速从过去60提到250, 火车司机还是靠看红绿灯走走停停. 而且就算是红绿灯, 也没过去的保险, 那么些年了, 只听过信号灯被雷电劈坏了不能用的, 从没听说信号灯被雷劈得只会开绿灯的. 整个社会的浮燥之风, 刮到了过去半军事的铁路机构.

向铁路局致哀.

2011年7月29日星期五

一束小花

悼念因火车追尾无辜丧失的灵魂.

寄语活着的人, 不但知道悲愤, 而且知道反思.

2011年7月25日星期一

文明集体

本地人民不大追求奢侈品, 甚至有些不修边幅, 但是在精神生活的花费上在世界上都很有名.

日前和阿比一起去看一出儿童音乐剧, 2999个座位无一虚席, 除了包厢里几十个长者, 其余观众成人儿童各占一半, 而这场音乐剧已经上演了近一个月.

演出的时候, 听不见附近有人交头接耳, 没小儿哭闹, 没人拍照. 虽然小卖部开放, 生意兴隆, 但是没人看戏的时候吃零食. 中场休息的时候, 不少人举着个闪闪发光的高脚杯回来, 而等到演出重新开始, 闪闪发光都不见了, 原来人人都把灯关了.

每一场演出完毕,无论主角或配角, 观众皆报以热烈的掌声, 对演员非常尊重, 热情而不过分.

领略着本地人民的集体文明, 是欣赏音乐同时的另一乐趣.

2011年7月22日星期五

饮料

阿比爱喝一种饮料, 特此记录.

小麦胚芽一袋, 倒进烤盘里, 用一百八十度左右的温度烤得香喷喷, 待冷后于容器里密封储存.

英国早餐红茶包一个, 冲一杯茶.

茶里加蜜糖.

饮时加两大勺烤好的小麦胚芽. 阿比的早餐必有一杯.

如果在夏天, 红茶泡好了放进冰箱里冷却, 饮时倒一杯出来, 加一大勺烤好的小麦胚芽.

比外婆早上吃麦片, 煮好一碗热腾腾的麦片粥, 也加一勺小麦胚芽, 特别有滋味.

如果喜欢绿茶的话, 建议选中国绿茶. 老外的绿茶真喝不得.

2011年7月20日星期三

葱的故事

比外公回家, 拎着两棵葱, 笑眯眯.

比外婆问怎么买了两棵葱? 比外公说不是买的, 是在火车的座位上捡的.

比外婆忙问有人看见没有? 比外公说应该没有, 但是看见了又怎么样?

比外婆说被人看见了难看.

比外公不以为然, 说最近葱很贵, 两棵葱要两毛钱了, 只是没人卖两毛钱葱给你.

比外婆说, 难道地上有两毛钱你也去捡?

阿比说, 当然要捡!

比外公说, 五分钱也要捡!

老比笑作滚地葫芦, 竟没插嘴.

一个止咳嗽方法

橙一个, 削去一小部分, 露出果肉. 果肉上撒盐, 用牙签戳之.

盖上削去的那一小部分.

用碗装好, 炖之, 耗时约一个钟头.

吃果肉, 流在碗里的汁, 属于精华, 不可弃之.

此法对咳嗽有奇效.


2011年7月17日星期日

花钱记

今年冬天, 原来打算去雪山, 后来因故不能成行. 据回来者描述, 那地方今年下了连场好雪, 随便什么地方就有一米厚的积雪, 就是风太大, 人都站不住, 更遑论滑雪; 加上旅途种种不如意, 老比很庆幸没有顶风作案.

既然不去雪山, 那么无端多出一小笔钱来. 用来投资固然荒唐, 存起来不是不可以, 问题是贼不惦记老比惦记, 干脆用掉了省心.

先给阿比买了一辆自行车, 据说是牌子货, 跟着自行车到家的是一大堆售后专业服务, 叫人眼花缭乱口服心服.

又到剧院买票看戏, 便宜票子售謦, 被迫买了贵的. 权当旅游点宰游客, 何况好座位当然收坏价钱, 不得不口服心服.

还剩下点钱. 给自己买一双本地永不减价的ECCO. 想起欧洲和美国, 是这里售价一半不到, 此时脚在鞋里, 虽不能至, 心向往之.

2011年7月16日星期六

小瑞香


去年瑞香花谢后, 老比剪枝得许多小枝, 扔了怪可惜的, 于是插在小盆里, 共六支, 置阴凉处, 只浇灌而不见阳光, 后来三支成活, 成活率达50%. 从此瑞香荣升老瑞香, 这三个是小瑞香. 比外公把它们分在三个盆里, 其中一个, 阿比说属于她的, 于是分到一个巨大的盆, 是那两个盆的十余倍. 今年冬天寒冷而多雨, 老瑞香和两盆小瑞香都有了花蕾. 比外婆很激动, 忙搬进屋里享受温暖. 老比一看不对, 忙搬出去. 如此几个回合, 小瑞香在冷和湿中开了花. 那不开花的小瑞香, 虽没有芬芳, 也很好看. 瑞香的花季在本地冬天, 喜阴, 有雨的日子显得更神气些.

2011年7月13日星期三

雷锋叔叔


雷锋叔叔自小是个苦孩子. 一个孤儿, 乘着新中国成立的春风, 当上了机关职员, 月薪三十元; 不多久又成为工人阶级, 月薪近四十元. 省下工资买手表, 皮夹克, 毛料裤子, 皮鞋, 这些耐用品. 闲暇穿戴整齐到照相馆照相, 有一张背景是天安门城楼, 喜气洋洋的雷锋叔叔骑在一辆道具摩托车上, 好比如今我们到故宫博物院, 穿龙袍扮皇帝. 从雷锋叔叔不符合真实生活的生活照, 看得出他是个热爱生活会过日子会打算干净整齐的年轻人.

后来又参军, 当了汽车兵. 参军后照片更多了. 表情严肃地投手榴弹, 几个人挤在一起看书, 一个人在驾驶室读毛选, 脸上是看通俗读物的表情, 还有大白天打着手电在床上看书, 这些估计是在连队那里借的照相机, 摆好post按快门, 然后自己拿去冲晒. 雷锋叔叔当了兵, 但是生活习惯不完全改变, 爱照相就是其中之一, 为后来宣称机构省了很多麻烦. 有一张, 叔叔帮战友缝被子, 人物尚算清晰, 但是那跟缝被子的线更清晰.

雷锋叔叔没后台, 怎么当上的机关人员工人阶级革命军人的呢? 老比猜, 这孩子命苦而相貌不苦, 总是乐呵呵的表情, 使人不愿拒绝, 此其一. 更重要的, 是雷锋叔叔不怕吃亏乐于助人, 这从后来铺天盖地地宣传可以找到概貌, 如果雷锋叔叔是个斤斤计较的苦菜花, 估计想包装也是包装不来的, 必须是他本人有"助人为乐"的胚子, 宣传机构才好下笔铺张.

雷锋叔叔从小直到牺牲, 都是个好人, 而且是个小人物. 这在广大群众中引起了共鸣, 雷锋精神代表了无私奉献, 雷锋叔叔能做到的那么老比小朋友也能做到, 无数老比被鼓舞着, 雷锋叔叔成为我们那个时代的偶像, 以助人为乐为荣, 以自私自利为耻.

那天看一个贴, 把雷锋叔叔骂得一塌糊涂. 老比对骂雷锋叔叔不感兴趣, 更没有共鸣, 雷锋精神精神没什么不妥, 不妥的只是宣传方式, 在一个没有信仰的国家宣传奉献, 除了夸张还有什么更好的法子么. 不是什么人都能成为一个时代的偶像的, 跟名气没有必然的联系, 你们看陈冠希名气很大, 难道他可以成为这个时代年轻人的好榜样么.




2011年7月4日星期一

不安的夜晚

阿比们淘金之旅, 晚上在外过一夜.

夜幕降临, 孩子们上床, 都很沉默. 突然一小女孩子说, 我想念妈妈的拥抱, 还有她的亲吻! 道出了阿比们的心声.

没有老比的夜晚, 阿比辗转反侧, 看看表, 快十二点了, 想想在家的时候, 脑袋挨到枕头就不省人事了; 后来, 阿比还发现, 整夜都有人上厕所, 隔壁那张床, 只要人一翻身, 就吱吱地响. 怎么睡得着哟!

今天遇到一个女孩的母亲, 原来也知道那间寝室有一张一翻身就吱吱响的床!

2011年7月2日星期六

有点误会

阿比提前上学, 老比照例押送.

这一回,学校尚在肉眼可见范围之外, 阿比就不要妈了. 于是, 老比阿比, 两人若即若离.

这时阿比回头, 朝着老比的方向, 挥着手, 面露本世纪最灿烂的笑容. 老比之感动噢, 连忙回以更灿烂的笑. 这时, 只听阿比说: HI! 安娜!

安娜从老比身后超越, 跟阿比一道走进了学校.